春华秋实,与爱同行
【往期回读】
春华秋实,与爱同行
宝应县 顾茂权
生老病死乃自然法则,任何人都无法避免。退休干什么?大多数人选择怡养天年,尽享天伦。可一位老军人的离休生活,无不叫世人为之动容落泪;其精神,感动上苍,温暖人间。
王华秋老人身前照片
1933年出生在北京的王华秋,解放前夕参军,随后同解放军第十兵团青年干部大队南下福建,1972年复员后任宁德少年体校校长,1991年离休后先后收留扶养资助了700多个贫困少年,帮助他们度过了生活困难并完成学业。他一生没有亲生儿女,没有一分钱遗产,连遗体也捐献作为医学研究之用。2016年11月23日,王华秋在为蕉城五小学生义务宣传红色故事后,在回家路上不幸去世。
在王华秋家里最为显眼的那张桌子的玻璃台板下,压着一张张几十年来和孩子们的合影。这个仅有90平米老式住房,温暖了一批又一批孩子。他们之中,有的是疾病缠身,有的是家境贫寒,有的问题家庭孩子缺少父母疼爱,有的是无依无靠的孤儿……为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,王华秋自己粗茶淡饭,省吃俭用,却将自己并不算多的退休金毫无保留倾囊相助。
王华秋成了700多个孩子的“阿爸”,他的家成了孩子们最眷恋的“青春驿站”,他免费让孩子们借住,免费提供可口饭菜,并教他们读书唱歌跳舞,教他们做人做事……他送走一批,接着又马不停蹄地领回一批,他家中住的孩子曾多达11个之多。
在部队,王华秋出生入死打江山建立新中国;在地方,他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奉献人民。从风华正茂青春四溢的军人到两鬓霜白的老人,从“华秋大哥大叔”到“华叔”“华伯”,最后到“华老”“老爸”“阿爸”,王华秋几十年如一日每时每刻都在奉献着爱心,凭着对孩子们赤诚之爱,成了孩子们心中最亲最亲的人。
王华秋给接受过他资助过的孩子们明确规定了“两不提、四不准”,即不提感恩,感恩只能感谢党;不提回报,要回报只能回报人民;日后回来看他,一不准带钱来,二不准带衣服来,三不准带烟酒来,四不准带补品来。王华秋真正做到了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,他撒播下爱的种子。在他的言传身教下,700多个孩子沿着他的足迹前行,继续播撒着爱,将他的仁爱之心继续传递,将他的雷锋精神继续弘扬下去。
王华秋在日记本上写道:“人活着,就要为社会多做点事,只要社会上有人记得我,需要我帮助,我就满足了。”他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从1954年起,他先后担任过20所中小学校的校外志愿辅导员,始终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岗位。离休之后的每年清明节,他都应邀给学生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。2005年他发起组织了离退休老同志“晚晴”关心青少年服务队,“晚晴”歌咏报告团和市区各院校“同心圆志愿服务队”。临终前几年他还带着志愿者们自备油漆毛笔,到各名胜古迹修补摩岩石刻……
“岂能尽如人意,知足长乐;但求无愧我心,奉献余生”,这是写在王华秋自家门口的一副对联。我以为,此联正是对他一生所作所为的真实写照,他将自己所有的能量化作爱的光和热,洒向需要的人。
他曾说:只要大家都多一点点奉献精神,不计回报,世界就多了许多温暖和爱。前天是雷锋纪念日,愿王华秋这个当代活雷锋永远活在人们心中,愿这种无私奉献“阿爸”精神将永远传承延续!
作者顾茂权,宝应人,在县某机关工作。欢迎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:老爸,苍天也在为你垂泪 难忘故土 老父有顽强的生命力 侍奉老父 一张照片 祭大姑母文 老娘今年八十岁 练书法挺好 第一次登台演出 我的奋斗